为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的培养教育,强化支部党员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,10月17日,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,赴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的“两邓故居”(铁砚山房)开展党建活动。
“两邓故居”是清代书法篆刻艺术巨匠邓石如的祖宅,也是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先生的出生地,承载着“文化自信”与“科技报国”的双重精神内涵,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,引导师生从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这座徽派古宅,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室,仔细观瞻了邓稼先先生生前的工作手稿、生活用品、历史照片以及复原的工作场景。一幅幅珍贵的图片、一件件朴素的实物,生动再现了邓稼先先生从立志求学、远渡重洋到毅然归国、隐姓埋名,最终为我国“两弹”事业呕心沥血、奉献终生的伟大历程。他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崇高品格,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勇毅不屈的科学家精神,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。
参与活动的党员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参观,对“科学家精神”和“家国情怀”有了更具体、更深刻的理解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要将这份精神力量内化为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,立足本职岗位,潜心教书育人,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。
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们也深受教育和鼓舞。他们谈到,邓稼先先生的事迹让他们深刻认识到,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,才能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未来的建筑行业从业者,要努力学习邓稼先先生“脚踏实地、求真务实”的作风和“甘于奉献、勇攀高峰”的精神,扎实学好专业知识,锤炼过硬本领,立志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强国事业贡献青春力量。
本次活动,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课,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,丰富教育载体,将红色资源和科学家精神遗产作为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,引导全体师生党员与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,强化责任担当,以实际行动为建筑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(文、图:胡 强 审稿:叶 彤、陈月萍)
